首页 资讯 正文

工行浇灌“致富花” 四川通江银耳绽芳华

体育正文 28 0

工行浇灌“致富花” 四川通江银耳绽芳华

工行浇灌“致富花” 四川通江银耳绽芳华

5月(yuè)22日,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银耳(食用菌)产业发展中心,科研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新培育的“工银1号”菌种进行筛选(shāixuǎn)与扩繁工作(gōngzuò)。 “‘工银1号’菌种具备适应性广、抗逆性强、稳定性高的优势。”据该中心副主任侯华介绍,“这(zhè)一切,得益于中国工商银行的有力支持。在工行的助力下,中心成功建立了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(yánjiūsuǒ)院士(专家)工作站,截至目前,已累计(lěijì)培育出20余个新菌株,为全县(quánxiàn)食用菌种质资源库(zīyuánkù)的建设筑牢了根基。” 科研人员对新培育的“工银1号”菌种进行(jìnxíng)筛选与扩繁工作 通江被誉为“中国(zhōngguó)银耳之乡”,其银耳产业历史源远流长,陈河(chénhé)镇更是通江银耳的(de)发源地,当地(dāngdì)商贸、文化及民俗因银耳而兴。作为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,陈河镇受到中国工商银行重点关注。自2022年起,工行先后(xiānhòu)投入360万元(wànyuán),助力陈河镇建设通江银耳标准化耳棚和初级加工项目,推动小小银耳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“致富花”。 “今年全镇(quánzhèn)已搭建(dājiàn)标准耳棚2500余个,接种菌种达35万余袋(dài),目前耳棒已全部入棚,静待出耳。”据通江县陈河镇副镇长屈飞介绍,预计今年鲜(xiān)银耳产量将达80余万斤,全年产值有望突破6000万元。 为(wèi)推动通江银耳产业迈向更(gèng)高层次,中国工商银行(zhōngguógōngshāngyínháng)在全产业链布局上精耕细作。不仅在银耳菌种研发、段木栽培、基地建设等基础环节持续发力,还在精深加工、销售管理、宣传营销等方面下足功夫。 “在精深加工方面(fāngmiàn),扶持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等多家企业(qǐyè),推动银耳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。”中国工商银行驻通帮扶工作(gōngzuò)干部李军介绍,“工行还通过高铁广告等宣传手段,提升通江银耳的品牌知名度,加强与京东(jīngdōng)通江馆等平台(píngtái)合作,拓宽消费帮扶渠道。同时,积极推进通江银耳产业园1.5亿元银团贷款资金投放,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。” 近年来,通江县以“三产融合”为发展路径,坚持园区引领、全链发展、科技赋能、品牌提质(tízhì),全力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。据了解(liǎojiě),2025年,通江段木银耳种植菌种用量120万袋,预计鲜品产量超(chāo)300万斤。目前,全县(quánxiàn)已有17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投身(tóushēn)银耳产业,辐射带动就业5000人,实现综合产值35亿元以上。 “中国工商银行定点(dìngdiǎn)帮扶通江,肩负着责任与使命。”李军表示,下(xià)一步,工行将在前期已累计投入超1370余万元的(de)(de)基础上,继续助力通江银耳产业补链、延链、强链,将继续从技术升级到品牌建设,全方位提供帮扶,构建更高水平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,推动通江银耳成为中国高端银耳产业的标杆。同时,加强(jiāqiáng)与地方政府、企业、农户的沟通协作,凝聚合力(hélì),确保帮扶举措落地见效,让通江银耳在乡村振兴之路上(lùshàng)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(胡鹏 李彦明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(xīnwénxiànsuǒ)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(shēngmíng)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工行浇灌“致富花” 四川通江银耳绽芳华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